百倍提效,火箭回收从“找”变“等”
5月17日,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,成功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
【资料图】
5月17日,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,成功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。任务中,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导航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“箭载导航与位置报告装备”,克服复杂环境影响,成功实现火箭分离体实时定位与位置稳定回传,精确“跟踪”并“指引”落点,助力火箭分离体快速回收。
截至目前,箭载导航与位置报告装备已多次保障火箭回收任务,能够有效提供重要定位通信支撑,这为后续持续应用奠定坚实基础。
“此前火箭回收时,分离体落点像‘天女散花’,可能分布在上千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区,一个小队的搜救人员要花费数天甚至是数十天时间来寻找分离体。”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现场保障技术人员谢松说,别看箭载导航与位置报告装备“貌不惊人”,小小的“身体”却蕴藏大大的“能量”。
运用该装备能对火箭整流罩、助推器、一级发动机等火箭分离体,实现实时米级定位,并根据定位信息指引分离体精准落到“预定地点”,使火箭分离体回收从“原来的找”变成“现在的等”。依托装备实时回传的位置报告,地面搜救人员在分离体落地后10分钟就能快速发现分离体,使搜寻回收效率至少提高数百倍,不仅大量节约人力,还能保障落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“箭载导航与位置报告装备的成功研制,是北斗导航技术在我国空天领域的创新应用。”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导航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蔚保国表示,研发过程中,团队克服信号极不稳定、超高动态、天线指向不明等技术难题,提出并突破了非连续信号条件下的快速定位新机制,在极其复杂的空间环境下,成功实现火箭分离体回收阶段的北斗稳定定位和连续位置报告,大幅促进我国火箭回收领域的技术进步。
“后续,技术团队将做好科技成果转化,并在这一领域持续攻关,支撑火箭在多种使用场景下开展更多有价值的新突破和新应用。”蔚保国说。
(本报记者 崔兴毅 本报通讯员 李燕茹)
(责编:杨曦、杨迪)关注公众号:人民网财经标签:
5月17日,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,成功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
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(记者郁琼源、于文静)全国大范围小麦跨区机收即将由南向北梯次展开。农业农村部18日
美议员宣布计划弹劾拜登白宫谴责:无耻的政治噱头!
“一串不怎么新鲜的葡萄,确实不新鲜,看着像前天的,不是前天的,是前1000年的。”这是讲解宋朝文物玻...
TMZSports报道,莫兰特签名鞋目前已经从耐克APP中移除。官方APP中,只能看到几件和莫兰特相关的T恤,签名鞋
近日,前NBA球员罗伊-希伯特参加了《TheSidelineGuys》播客节目。谈到恩比德时,希伯特表示:“我很享受和
1、花盆鞋,也称“高底鞋”、“马蹄底”鞋,是满族特有的一种绣花鞋,因其底似花盆而得名。其鞋底以木制...
平泉市气象台2023年05月19日00时41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:预计未来6小时内,我市全部乡镇将受雷电天气影
1、我是山职的,大三了,找工作不成问题。2、这年头推荐就业的学校已经不多了,像铁路局 中石化什么的好公
5月18日,区委书记于志永到海南产业园调研重点工作,区领导史利强、刘天庆参加。 在海南区再生水及资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