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视讯!2035年,四省女性预期寿命将超90岁
2023-04-10 13:21:15   来源:正观新闻

近日,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中心副主任周脉耕等专家在《柳叶刀-公共卫生》杂志上发表题为《中国到2035年的未来预期寿命预测:一项建模研究》的研究论文。

该研究预测,到2035年,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将增长到81.3岁,实现国家提高预期寿命的目标。其中,北京市、广东省、浙江省和上海市四省市女性的预期寿命将超过90岁,而北京市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将最高。


(资料图片)

据悉,该研究团队包括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周脉耕团队,南京理工大学循证社会科学与健康研究中心柏如海、拜争刚团队等。这也是国内第一个为大陆各省份提供预期寿命预测的研究。

研究分析了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人口数据,整合了最大规模的流行病学和人口学数据集(包括人口普查、疾病监测点系统、妇幼保健监测系统和人口调查数据等),按照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相同的方法,预测了2035年全国及各省份的预期寿命。

结果预测:我国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将进一步增长:

2019年——达到77.7岁

2030年——达到79岁

2035年——达到81.3岁(女性85.1岁,男性78.1岁)

从不同城市及性别来看,预计在2035年,北京市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最高;其次是广东省、浙江省和上海市。

此外,我国女性和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差距,预计将从2019年的6.2岁增加到2035年的7.0岁。研究预测,到2035年,除西藏自治区、吉林省和贵州省外,其他所有省份平均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都将增加,且男性预期寿命预计将以比女性更快的速度增长。

研究还发现,在大多数省份,预期寿命的增长主要来源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。与之相对应的,2022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现负值,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4.9%,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。

研究中介绍,我国在改善健康方面已取得了巨大进展。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可能与生育率的下降和婴儿死亡率的降低有关,最近的增加可能也与心血管疾病、慢性呼吸道疾病和肿瘤死亡率的下降有关。

来源:综合北京日报、丁香医生、红星新闻

统筹:刘书芝 编辑:谢宽

标签:

上一篇:
下一篇: